本帖最后由 cuishiheng 于 2024-6-15 16:44 编辑
太源村概况: 村委会以昔有太源乡为名。 座落在太阳镇北面,村庄南北距离14公里,太斑线沿富源溪贯穿全村直到斑竹坞终止,村委所在地八亩村距太阳集镇3公里,距离杭瑞高速公路太阳入口4公里。 新太源村于2007年由原八亩、富源、斑竹三自然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3.4平方公里,共27个村民小组,农户579户,人口1877人,住户分散居住在沿太斑线富源溪周边,其中略大点的村落有西山王家童家茶叶坪斑竹等四五处人口多于200人,其余均为十几户的分散居住点。太斑线终止与最后一个村落斑竹坞,也是柏油马路和公交车的终点,再往里有碎石路可以翻山到达横路村。太源村与桃源溪村、寨村村、登村村、横路村、武村村、大溪坞村、鹤里村、双庙村、上庄村、谢家桥村、景村村、浪山村、上太阳村、锦坑桥村相邻。 历史沿革: 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波前乡,明洪武三年(1370)属波亭前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富源庄属波亭前乡。 民国初属太阳乡,民国21年(1932)富源庄、斑竹坞属富源乡,民国24年(1935)属太源乡,民国36年(1947)属波西乡至解放。 1950年为太阳乡八亩村,横岭乡斑竹坞、童家村,1958年为昌化县太阳公社太阳管理区童家、八亩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太阳公南宋咸淳间(1265~1274)属於潜县波前乡,明洪武三年(1370)属波亭前乡,清嘉庆十七年(1812)富源庄属波亭前乡。 民国初属太阳乡,民国21年(1932)富源庄、斑竹坞属富源乡,民国24年(1935)属太源乡,民国36年(1947)属波西乡至解放。 1950年为太阳乡八亩村,横岭乡斑竹坞、童家村,1958年为昌化县太阳公社太阳管理区童家、八亩生产队,1960年9月属临安县,1961年为太阳公社八亩、富源、斑竹生产大队,1984年为太阳乡八亩、富源、斑竹村,1988年属太阳镇。2007年村规模调整,三村合并为太源村,辖16个自然村。 产业布局:该村子为太阳镇北部区域,三条山谷中间一个,按区域产业规划为休闲农业和特色产业区,该村有五金加工厂、纺织厂木材加工厂5处,都是规模较小作业人员少于3-5人的作坊类加工厂;水坑口村有一个古村落,已整体搬迁,目前待开发利用;无它心舍高端民宿一处,面积约2000平,正常接待杭州上海修心旅游渡假人员;茶叶坪有个斑竹寿星鸡的特色养殖场,养鸡过万只;村庄尽头斑竹村口是个水库,目前建设有民宿小院5-6栋,可以接待深渡旅游人员。 旅游资源:村庄目前都位于谷底县道和富源溪两侧,海拔从120米到320米逐渐升高,两侧山峰高度在500米左右,山上有茶园竹林山核桃和杂木,其中山核桃是国内山核桃的主产区,本地的地标产品。低处山坡和村内房前屋后栽植有樱桃李子枇杷梅子香榧山核桃等水果干果,从开春3月到9月间水果不断,秋季是山核桃香榧成熟季节,冬季春季是挖笋的季节,区域内没有污染企业,空气良好,适合深度体验式旅游。双坑口以上路段为樱花谷,两侧山上野樱花在2月份开放。富源溪常年不断,水流稳定平均径流2500万立方米,斑竹到横山殿15公里距离落差约150米,沿途有多处拦水坝,形成白色小瀑布穿行于青山之间形成绿水青山白溪黛瓦的美丽乡村景观。
|